万向:国家发改委:中国经济回升向好 前景光明
标签: 发布时间:2023-12-07 10:32:39 次浏览
图:6日,国家发改委表示,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回升向好。图为观众在日前举办的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亚马逊展台参观。据新华社报道:时至年终,中国经济运行备受关注。国

  图:6日,国家发改委表示,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回升向好。图为观众在日前举办的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亚马逊展台参观。

  据新华社报道:时至年终,中国经济运行备受关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负责人6日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战胜困难挑战、顶住下行压力,经济恢复呈现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特征,经济运行总体回升向好,今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前景光明。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农业生产形势良好,预计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在连续5个季度同比下降后首次由降转增……一系列数据彰显中国经济发展韧性。  

  多家国际机构投中国“信任票”

  针对穆迪下调我主权信用评级展望,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财政金融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李若愚认为,穆迪的评级结果只是一家之见,其评级方法和评级依据均存在缺陷,此次穆迪对我国主权信用评级调降同样存在一些误判,其评级结果值得商榷。

  实际上,在全球经济面临多重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国际机构近来密集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为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中国2023年GDP增长预期从之前的5%上调至5.4%,同时上调2024年GDP增长预期;经合组织(OECD)将2023年中国GDP增速预测值上调至5.2%。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宋立义分析,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向好,创新动能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穆迪在此时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是对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和前景的偏见与误读。随着一系列宏观调控和改革开放举措的有力实施,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会更足,韧性和抗冲击能力会更强。

  中国成最佳投资目的地代名词

  “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前景光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负责人说,我国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带来的动力优势、较大的宏观调控政策空间,中国经济发展仍然具备较多有利条件和支撑因素。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我们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并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动力、新机遇。

  12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回应关于穆迪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的问题。

  汪文斌表示:中国财政部已作回应,大家可以查阅。今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正在发挥作用。中国有能力持续深化改革、应对风险挑战。近来多家国际机构密集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看好中国经济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和发展潜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分别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调高至5.4%、5.2%。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也不会改变,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穆迪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财政可持续等方面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正如工商界朋友所言,中国已经成为最佳投资目的地的代名词,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我们欢迎各国工商界朋友们继续投资中国、深耕中国。

  中国经济发展有利条件

  拥有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带来的动力优势

  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支持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都将不断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拥有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

  中国具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日益完备的基础设施网络,还有海量数据资源和丰富应用场景等优势,将助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新兴产业加快成长。

  拥有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

  中国是全球规模超大且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新型城镇化发展也将为需求扩大注入活力。

  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我们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善于集中力量办大事,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拥有较大的宏观调控政策空间

  中国宏观调控体制更加完善,政策储备工具不断丰富,在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中宏观调控经验不断积累,宏观政策仍有较大空间,将为驾驭各种复杂困难局面打下坚实基础。

  前三季度中国经济成绩亮眼

  国际主流声音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分别将2023年、2024年中国GDP增速预测值从5%、4.2%上调至5.4%、4.6%

  经合组织(OECD)近期将2023年中国GDP增速预测值从5.1%上调至5.2%

  消费热点增多

  前十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9%,且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3.2%

  进出口稳定增长

  前十个月一般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1.8%,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4.9%,较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增长加快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5.9%,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

  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前10个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4%,与主要经济体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

  经济总量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

  民营经济稳中有进 稳中向好

  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负责人介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以来,一系列配套政策举措落地实施,民营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

  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以人民币计价的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2%,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53.1%,比去年同期提升3.1个百分点,成为稳外贸的突出亮点。此外,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民间投资增速较快,前10个月同比增长9.1%。

  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负责人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抓紧推动相关政策落实落地,政策合力正在加快发挥作用。前三季度,新设民营企业同比增长15.3%。调查显示,对宏观经济、营业收入、市场需求、对外贸易等持乐观预期的民营企业占比提升,民营企业市场预期与发展信心进一步提升。

  穆迪评级展望存三大误判

  评级机构动态调整某国主权信用评级,是市场化常规操作,但此次穆迪对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的调降,存在三大误判,这不禁令人质疑其专业性。

  从评级标准看,长期以来穆迪、标普、惠誉等评级机构对新兴市场国家较为严苛。国际清算银行就曾指出,三大评级机构对新兴市场国家的评级仍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具体看,首三季中国GDP同比增长5.2%,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多家国际机构因此调高对今明两年中国GDP的预测。穆迪则透过“有色眼镜”,调降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耐人寻味的是,在美国背负巨额财政赤字,国内政治极化加剧背景下,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维持在最高级Aaa。

  从预测角度看,穆迪对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潜力的判断明显偏悲观。事实上,尽管各机构依据“预测模型”给出的增长预测都是主观的,但专业客观标准还要看“投资”数据。首三季,新设外资企业同比增长32.4%至37814家,一定程度展现了外商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乐观态度,未知穆迪在判断中国经济前景时是否看到这些数,及其背后的深层次意义。

  从专业性角度看,穆迪对中国政府债务压力也有错误估计。穆迪称,对“地方债务”问题的担心,是此次调降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的重要考虑。事实是,按去年中国121.02万亿元初步核算的GDP计算,全国政府法定负债率为50.4%,远低于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且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穆迪对中国政府债务的忧虑无疑是杞人忧天。

相关内容

本文由万向官方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tiptopesl.com/news/1904.html